在逆風中飛揚
被視為中國外貿“晴雨表”的第104屆廣交會閉幕了。盡管本屆廣交會人氣低于歷屆,但仍然成為眾多企業本年度尋求訂單的“最佳機會”,同時參展企業也希望借助廣交會,來判斷明年經濟形勢,特別是做為出口形勢的“風向標”。
廣交會在金融海嘯下逆風開門,仍創歷屆廣交會規模之最。對于參展企業整體素質把控,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強調,改革后參展企業會增加,但對于參展企業門檻要求不會降低。除了要求參展企業有一定的出口業績外,還增加了產品質量安全、環境保護、科技創新、知識產權、社會責任、信用體系等綜合考核指標。 高虎城副部長說104屆廣交會實現了至關重要的“三個優化”:優化參展企業結構,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、自主品牌的企業,特別是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多宣傳推廣的機會;優化參展商品結構,提高自主創新、節能環保、具有較高附加值和高新技術產品比重,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竟爭力的品牌商品;優化采購商結構,培育一批專業性強,實力雄厚的采購商隊伍,在國際上精心打造廣交會的品牌,增強廣交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。粵銘激光就是在這樣大背景下,今年又承蒙省市外貿部門領導的關愛,在104屆廣交會上榮獲二個展位。
美國彼岸金融風暴愈演愈烈,終于“殺”到國內了,它令我國近30年來一直保持高速成長的外貿行業經歷嚴冬考驗。 “寒冬”已籠罩著104屆廣交會,外貿出口變冷,美國次貸危機后全球經濟下行,直接導致國際需求下降,企業出口減少。在匯率、出口退稅雙重壓力下,相當多的傳統制造業企業經營陷入困境,然而,104屆廣交會對粵銘激光來說:是寒冬里涌現出的暖流。同樣,粵銘激光也深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,今年第四季度國內銷售比例相對往年有所下降,值得欣慰的是外貿出口增長了30%,企業業績與去年同期持平,企業在逆境中感到陣陣寒意。104屆廣交會上企業獲得368臺訂單,并結識了更多的客戶。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實現了拓展了自己銷售渠道,2008年企業實況增長已成定局。
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困難,粵銘激光為何能成長得如此之快,經久不衰?答案是,粵銘激光它不僅是高新技術企業,它的成長順勢順景,更有著創新、務實的精神,正因如此,粵銘激光才得以在成長的歷程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,才實現一次又一次戰勝各種困難,企業實現在逆風中飛揚。